大鼎更名姓“后” 天津市专家揭秘更名及铸鼎过程

  新闻资讯     |      2024-04-12 20:47

  国家博物馆青铜厅将于近日开展,在这里,无人不知的“司母戊鼎”将正式更名为“后母戊鼎”。本市铸造专家罗宝琪曾参加过复制该鼎的实验考古工作,近日他向本报记者揭示了商朝人铸造这件国宝及其文字的过程。

  罗先生说,现在一般认为,“戊”是商王武丁之母的名字。根据历史记载,武丁的母亲是一位能征惯战的女将军。该鼎是武丁用来祭祀其母的。刚出土时,专家将其定名为“司母戊”。“司”读“祀”,即祭祀的意思。另外“司”也有“掌握”和“力量”的内涵。而“后”表示墓主人的身份,即她生前乃商王之“后”。此外“后”也有尊贵的意思。

  谈到大方鼎的改名,罗宝琪表示很正常,这说明学者们的认识在不断提高,更接近历史真实。不过,在“纠正”的过程中一定有强大的反对力量,现在能改过来,说明其根据是很充分的。

  就大方鼎的改名问题,记者昨天采访了国家博物馆的专家于成龙先生。他表示,早在1976年就有学者提出,“司母戊鼎”应叫“后母戊鼎”,现在该说法已经成为主流。

  于先生对记者说,商周时期的文字存在“上下不别,左右不分”的情况。理解文字的含义,要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。大方鼎上的三个字中,只有“后”字被认定为反写,而“母戊”都是按正写理解。这是因为,在殷墟复考过程中,专家发现一些“后”字反写的情况。结合大方鼎的历史内涵,学者唐兰先生在上世纪70年代就提出“司母戊”应该改称为“后母戊”。多年来,已经有很多学者支持这个提法,也有少数学者还坚持“司母戊”的意见。但主张“后母戊”的已占主流。国家博物馆应当尊重不同的意见,但也应根据最新研究成果和动态,重新对大方鼎定名。

  “能参与复制大方鼎,是我一生的骄傲!”谈起大方鼎,罗宝琪的眼中流露出几分幸福的光彩。罗宝琪是中华全国技术能手,国家文物学会、文物修复专业委员会委员,天津铸造协会艺术铸造专业委员会主任。曾于2002年参与了“司母戊鼎”的复制工作,当时这项工作的性质被确定为“实验考古”。

  罗先生说:“复制大方鼎是由南京博物院上报国家文物局申请的科研项目。该项目力求用商代人的思维,商代人的材料、方法和技术,了解大方鼎的制作过程。除了我之外,项目组还有其他几名专家学者。商代人在铸鼎过程中会遇到哪些困难?工艺细节如何实现?这都需要在复制过程中寻找解决的途径。商代铸造青铜器的常规方法一般包括泥范法、分范合铸法、分铸法、接铸法。我们复制大方鼎采用的是泥范法。在复制过程中,我们未使用任何现代工具,泥土都是从殷墟弄来的。”

  罗先生对记者说:“商代人在铸造青铜器时会先用泥土制作一个模型,然后再进行艺术处理。满意后,会按照模型用泥制作内模和外模。这些模先做成平板,然后再用另外的模子印制花纹。接下来,就是进行烧制。把很复杂的工艺用很简单的方法实现,这体现了古人的智慧!”说到这里,罗宝琪先生拿出他珍藏多年的复制大方鼎时留下的一只鼎耳模型,指着上面的花纹说,大方鼎上铸满了饕餮纹,文字只有“司母戊”三个。字是铸在内壁上的,在铸造之前工匠们需要把文字显示在“芯模”上。根据铸造出的文字看,芯模上的字是雕刻过的。经过半年的工作,罗宝琪等人制出了一个比大方鼎小一些的青铜鼎。虽然国内也有一些号称是“复制的司母戊”,但一般都是采用现代工艺的仿制品,而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复制。 (记者张家民)